2016年5月5日

立夏(5/5)-戒急勿燥,養心健脾


立夏,夏季的起始日,陽長陰消,晝漸長夜漸短。夏季的氣候有明顯的變化規律,正午前烈日罩頂,時至午後即烏雲密佈,進而下起雷陣雨,雨後氣溫轉涼,這樣重覆著一整個夏日節氣。它突顯這個季節的特徵,即熱盛、氣滿悶、濕重、涼意;這個順序也對應到人體三焦循環系統上的變化,考驗臟腑機能的調適能力。
夏為心臟所屬,立夏是從肝交接到心的過渡時期,心與肝有著共同的來源,即血液。倘若在春季對於血液的調理有不足之處時,立夏後心氣就容易出現相對氣虛的症狀,如心悸、多夢、頭暈、胸悶、脖頸僵硬容易落枕等血氣不足的缺氧症,情緒上會反應出心煩、急燥不耐煩、牽怒他人等情緒化的現象。
血液對肝臟和心臟同等重要,血液充足時有養心(血)安神的作用,對應養心血的食材是桂圓,乾的桂圓補血的效果很好,若擔心吃多會火氣大的人可以煮成桂圓水或添加在小米粥里面;心氣虛而喘的人需以益心氣為主,茉莉花溫養益心氣又有安神、改善心浮氣燥的情緒,是立夏最適合的養心茶飲。
氣候轉悶熱,出現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睡睡醒醒、肌肉削瘦,這些在夏季特有的症狀,又稱「疰夏」;人體的氣血相應到體表,對臟腑而言會相對出現虧虛的現象,內臟機能以脾胃少了氣的滋養而出現消化系統變弱引起的厭食、食之無味、餐後嗜睡,或喜吃寒涼食物而出現腹中冷痛而腹瀉的症狀,疰夏的保養就首重減少生冷冰品的攝取,增加益氣健脾的食材,如四神湯、小米粥配鮮百合同煮等,可以改善氣候愈來愈熱而出現脾胃消化失調的症狀。
此外,濕熱體質在立夏也好發汗皰疹的症狀,心火偏旺、思慮過度、心情煩悶、脾胃氣虛而生痰濕,濕熱內蘊手掌心而出現起皰搔癢潰瘍的症狀;中醫有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意思就是一般皮膚瘡瘍,出現焮熱疼痛瘙癢的症狀,大部份是心火熾盛,血分有熱所導致的病因,對於心火旺脾虛挾濕的飲食建議是吃小米粥加蓮子或蓮藕同煮,有助於清心健脾胃的作用,同時應避免進食辛辣、油炸、煎、甜食、生冷瓜果和冷飲,以調理心脾二臟。
[圖片選自網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