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網路]
冬季真正的進補日是在小寒到立春之間,此時的氣候型態為持續冷到農曆春節才算是驗收體質是否能過冬最關鍵的時刻,冬氣的脈象多為沉脈,意思是陽氣內收五臟相對來說體表偏冷涼而內臟較熱的生理體質,所以冬季盛產的白蘿蔔就是針對燥熱體質最佳主角了,吃白蘿蔔”進補”的原則是要連蘿蔔葉一同入菜,例如白蘿蔔燉湯時,蘿蔔葉可以切細末灑在湯面上,二者一涼性一溫性,可以平衡白蘿蔔涼性的特質,此外白蘿蔔可以解大多數的中藥材藥性,以中藥調體質的人也建議暫時避免吃到白蘿蔔,以免吃補無效。
吃素食的朋友如果想吃白蘿蔔,最常見的料理是製做成蘿蔔糕、紅燒白蘿蔔、蘿蔔絲餅等料理或點心,跟白蘿蔔一起搭配的食材為:乾香菇、山藥、猴頭菇、玉米、洋蔥、豆皮、海帶;以上食材清燉可以直接做成關東煮料理,對於體質較熱性的人十分適合。
中醫有句話是”寒從足下生”。很多現代女性包著厚厚的羽絨衣,下半身穿絲襪短褲,然後反覆在秋冬季感冒或抱怨手腳冰冷無法入睡、或是經期不順,這其實是保暖錯地方而生的病,許多人寧可尋求冬令進補的食療或偏方,或是喝了一整月的薑母茶,然而每每見面總是穿著單薄、風吹即感冒,仍不改穿著習慣。腳下是保暖處,是生命之火的源頭;頭部是散熱點,是平衡體溫的調節處。頭戴毛帽而足下清涼,久了就出現上熱下寒的體質,倘若腎氣因此長時間消耗而虛損時,就很容易不耐溫補也不能退火的”虛實夾雜”體質,此類型體質需要先用物理治療改善上下氣血循環,才能考慮食補,平日也需要調整保暖方式,以護腳為主,其餘的部位以關節(腰、肩頸等)為保暖重點,讓身體的元氣做有效率的分配。
若了解薑的特性就會知道,薑在人體內走最遠也是入到脾胃,無法達陣到腎臟,它也具有行氣開腠里的功能,冬天想讓身體溫暖除了以薑做為調和食材屬性以外,並不能真正達到守氣的效果,所以需要溫補的體質可以參考以下的食補料理:
〔當歸生姜腰果湯〕
材料:當歸2片、生姜一塊(切片)、腰果20g、山藥、紅蘿蔔、乾香菇(泡水後切塊,香菇水可入湯)、鴻喜菇、玉米。
調味品:鹽、香菜(或白蘿蔔葉切末)、胡麻油
材料入鍋以生水直接煮,水滾了以後轉小火慢燉30分鐘,熄火前加入適量的調味品即可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