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立冬(11/8)的體質變化和天氣變化


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節氣,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它標誌了四季轉換的分界;作為冬季的起始日,並非以它為氣候轉冷的基準,在中醫的看法上,立是開始,冬是”終點”的意思,這個終點象徵的是陽氣的盡頭,立冬的意義在於陽氣內斂、萬物養精蓄銳的開始,是為了來年開春作準備的時刻。
許多慢性疾病大多為陽氣無法閉藏的現象,在立冬之後會容易出現外熱內寒的虛陽外越的體質,舉凡容易動怒的肝火、心氣外露的失眠、肺氣不降的喘咳、思慮傷脾的腫滿和腎氣消耗的足冷等等,冬季好發的高血壓、心臟疾病、消渴症的虛火,或過度吃補而出現的燥熱傷津的發炎感染,都會加重體質養收的難度;在亞熱帶地區冬季需特別注意日夜溫差的影響,這個時候如果體質虛冷、四肢容易冰冷就宜選擇溫補;若為燥性發炎體質就要選擇養陰食補;若是陽氣浮表、外熱內寒就宜選擇收斂的食材;若對吹風敏感的人則以補氣固表的食材來進補。以上針對不同體質的人,到了立冬會突顯出個體不足的虛損,這時就依體質的需求選擇自身合適的進補法就不會有進補後遺症了。
立冬以後,可以增加溫灸和泡腳的養生方式,灸法多應用在元氣虛損體力不足的體質,脾胃首選”足三里”、養肝首選”太沖”、固腎宜”三陰交”和”湧泉”、養心可用”內關”和”神門”、補肺可選大腸經的”合谷”和”手三里”等等,若是下盤虛勞、腰積勞損的腰酸背痛,可以用鹽或乾艾草或薑水泡腳有助於經絡氣血循環,改善筋骨勞損,平日也可以使用暖暖包敷貼於臍下的”關元”,或是腰間的”腎俞”,都有助於長時間的保養,對於入冬即下盤冰冷的人有實質的改善。
手足冰冷的虛寒體質宜多吃澱粉根莖類和全穀類食材,燥性容易發炎的體質適合多吃膠質或菇蕈類食材,若是外熱內寒的體質則要選擇養內臟的食材(如:薑、薑黃、澱粉根莖類、酒釀、酵素等),若是容易感染風寒感冒的人則多以全穀類、薑、黃蓍、人蔘作為預防性保養,平日虛寒較嚴重的人可以常喝桂圓薑母茶養氣。
沒有特別體質偏性的人可以常料理濃湯、味噌湯、羅宋湯、酸辣湯等略帶稠狀的湯品,對於溫補來說,也可以常用咖哩料理做為溫補的主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