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秋分(9/23)的體質變化和天氣變化



轉眼就到秋分了,秋分與春分有共同的氣候變化,就是晝與夜的時間是相等的,孔夫子在"春秋"命名的時候,就是取它陰陽平衡之意,《春秋繁錄》中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開始,對於居於北半球的人來說,也宣告夏季結束,秋天來了。

秋分的氣候特性是到了晚上七時以後,就容易感到涼意,殘存的濕氣遇見冷空氣會結露或降下細雨,每下一場雨,氣溫也會跟著下降,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在秋分是特別明顯的,白天還有日頭炎熱的感覺,一旦日照西下時就需要一件薄衫較能安度這個節氣的變化。

秋分的人體變化也進入了陰陽平衡的協調狀態,若是原本已經失調的人,在此時會突顯出需要調整的症狀,如同秤子的二端,它會明顯的表現出失衡的狀態,若能把握此時調理的機會,入冬之後能預防很多疾病,這里會提到的陰陽協調指的是物質身體與經絡情緒的平衡的關係,秋天很容易因情緒上的壓抑或悲憫造成身體的失調,如同我們不可能忍受垃圾留在家中一個禮拜以上而不去處理,情緒的壓抑就如同垃圾一樣,尤其是糾結往事或是浸淫在受傷的角色中自憐自哀,對於肺、肝、腎就會有直接的影響;肺與腎是母子關係,肺氣虛時就容易影響腎氣的補充,情緒上會突顯出不安全感與焦慮。肝氣在肺氣虛時就容易失去冷靜的策劃事務,肝肺失調最大的特徵是無法入睡的失眠,長期下來就會有免疫失調,甚至形成腫瘤的體質;所以在情緒主導的節氣中,建議出遊到可以登高望遠、景觀開闊的自然環境中,釋放心中的煩悶、憂鬱與惆悵的悲秋情懷,讓正面的陽氣能收藏過冬。

秋分的飲食建議也是以陰陽平衡來調理,飲食的選擇應避免過度的大補或是過份的清素,當體質沒有特別偏性時,可以攝取平性的食材,平性食物有無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蓮子、花生、黑白木耳、黃白花芥藍、洋蔥、馬鈴薯、紅蘿蔔、豇豆、白扁豆、芋頭、胡蘿蔔、青江菜、香椿、大頭菜、玉米、胚芽米等。

若感到涼意,或是手足容易冷涼,可以吃溫性食材,如:花椒、櫻桃、龍眼、栗子、大棗、胡桃仁、大蒜、南瓜、生蔥、姜、韭菜、小茴香、洋葱等溫暖通經絡的食材。

若體質較燥熱或有虛火時,飲食上會建議吃滋潤保濕的食材:梨、柿子、荸薺、番茄、冬瓜、白蘿蔔、蓮藕、茭白、菇蕈類、芹菜、海藻、海帶、萵苣類等食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