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和感受,對我來說是不一樣的狀態。
這段時間在分享五臟對應情緒的過程中,我自己也彷彿像迴光返照一般,重新經歷了自己的人生縮影,在分享肺主悲的情緒過程中,我終於覺得需要讓自己先休息一下了,這里面包含了我自己意識到自己是否有憂鬱症的病識感,這一年獨自生活下來,我仍不想去與人討論自己的感受,因為感受隨時隨地都在,但情緒是不在的。
我更享受獨處,勝過我想去尋求任何的"答案"或"釋懷",獨處讓我能夠全心全意照顧自己的內心,讓我與自給自足重新聯結。這個過程存在於任何時間;而我也遇過不少很想來安慰我的人,用他們學到所謂"情緒釋放"的概念想套用在我身上,而我的不為所動或是不以為然反而激怒了對方,最後用一種"我很ㄍㄧㄥ,不受教"的結論蓋棺論定了我單純的不反應。說真的,我很感謝有這個體驗,讓我更了解自己是否曾經在分析別人的出發點是渴望被別人認同,也因為如此,我也更謹慎的讓自己不要輕率地給任何人建議,因為或許我就是具備會把心理醫師搞到崩潰的S等級患者,如果我能夠在生命憂谷中重新回到人間,我想每個深陷其中的人也會具備同樣的自癒能力,關鍵就是,要相信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聲音,那才是真實的。
感受是靈魂的語言,如果我們能啟發自己的感受能力,它就能讓我們體驗到生命之美;感受是在經典中"看見"生命的本質,在靜坐中"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它是在物質的世界"看見"每個人事物展現的生命本質呼應自己的內在生命的狀態,體會萬物的生命皆來自於一個本源。如果我們無法在別人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本質,就會有人我的分別心;如果我們無法在別人身上看到每個人生來都具備著同樣的能量,就會有不相信別人可以發展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我們不認同自己可以,就會有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
比起情緒釋放,我更在乎的是自己能夠感受的能力,感受大地的照顧、感受季節的變換、感受生命的無常、感受自己的每個當下是否反映真實,這是我在反照自己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情緒是會讓自己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讓自己享受陷在泥沼中的自憐狀態,而感受是渴望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體驗生活來豐富自己靈魂想體驗的狀態。
相信自己內在的聲音,即使它是帶領你走進一條人烟罕至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