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

認識食材之前先認識自己

[在認識食材之前先認識自己]

關於體質在課堂上分享到現在的經驗就是,許多朋友覺得自己在秋冬季節怕冷就覺得自己應該吃補了,但一吃溫補食材又會上火氣,所以被自己的體質搞得很焦慮,在此這篇文章希望對初期想學習吃補的朋友耐心看完體質的描述,再思考食療的對應性,且食材沒有好不好的問題,只要體質開始變化,食材的選擇也就要有所變化,這是食療中最需要觀察的是自己的狀態,而非執著在特定食物的療效上(這點需銘記),很多人在迷戀在特定食材的功效如排濕利水減肥去脂代謝壯陽等等而吃壞身體,不可不慎。

在溫補之前,先聊聊我們人體的溫度,大家認為人體溫度在36~37度C似乎很理所當然,然而卻不了解維持人體在這個溫度的主管是誰,我們在養生之前要照顧的內臟是腎臟,它就是生命之火(命門)。當命門之火開始衰弱的時候,人就會開始老化,命門之火會衰微的原因是我們日常飲食喝了過量的冷飲或陰性物質,或是降低體溫的食物,讓腎氣長期調動出來平衡體溫所致。其次是腦力工作者,腦為髓海,也是腎氣去滋養的地方,用腦過度的人容易出白髮,它調動的也是腎氣,長期下來從腎臟調往腦部的精髓過度了,容易罹患腎臟型的高血壓。

另一個會讓體溫下降的內臟是脾臟,中醫的脾是管消化的,當消化功能失調時,身體就容易產生濕氣,濕氣不是脾腎二臟的專利,然二者之間的共同點在於濕氣重的體質大多偏陰寒,身體的水份(陰性物質)多出來而代謝不掉的時候,體溫就會下降,出現怕冷的症狀;人只要出現怕冷,在中醫的理解就是正氣虛損無法調節自身體溫的體質,此時即使有局部發炎都不宜使用清熱退火的治療方向,只會讓元氣消耗更快更虛弱。

再談談代謝,代謝跟腎、膀胱、肺、大腸、心脫離不了關係,水分代謝在以上的臟腑功能都會參與到,所以喝水影響到的臟腑就是上述這些臟腑,坊間很多對水的描述,大部份著重在水的量,而非探討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只要其中一個跟水有關的臟腑出問題時,水就不能隨便喝,因為水是陰性物質,當水液代謝失調時,它停留在人體時間愈長,愈會消耗陽氣。大腸失調的時候會水瀉或便秘、胱膀失調時會尿閉或尿淋、腎失調時會腰酸,下肢水腫、肺失調時容易積水形成喘症、心臟透過汗排水,在流汗的過程中會耗散心氣,心率不整、心悸等症狀。

聊一下能溫補到內臟的食材吧,如果要提振腎氣,最直接的是香料中的肉桂、甜酒釀、黑糖薑母茶了,許多女性會反映我說熱量很高的問題而却步,而事實是,當我們體溫低於36度C的時候,身體會出現代謝遲緩的狀態,意思就是進入冬眠期了,一旦代謝遲緩時,假如我們吃再多的益生菌、酵母菌、生菜沙拉這類冷上加冷的食材豈不是加重代謝遲緩嗎?且人體溫度低的時候,微生物在腸道也無法增生,吃了以後不會幫助我們分解代謝食物,反而會增加脹氣的症狀。只要腎臟溫暖了,大小便的代謝效率會增強,也會減少我們對大腸錯誤的對待方式。

溫補到肝臟是以補血養血為主,血液品質好,心肝腎都會好,所以想調養肝臟不是發炎就一味的消炎,而是養血;養血的食療首推酒釀,它行血活血的功能很強,也可以把血液收進肝臟里,其次是當歸,在我肌瘤的病史里,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不吃當歸,是因為當歸有一成份會促發肌瘤增生,後來仔細研究了當歸的用法,建議有肌瘤的朋友不要吃四物,但可以吃當歸補血湯,二者的配方不同,作用的部位也不一樣,四物是把血液調出肝臟,而當歸補血湯是把血液收回肝臟去,養足了肝臟以後由肝自己分配該去的地方。我自己嘗試以後也發現四物吃了手足心暖,但也容易疲累,它會把血液灌注到四肢,主散,內臟虛勞者不宜服四物。而當歸補血湯吃了會先大睡一場,之後精神飽滿,對於肌瘤的女性建議可以服當歸補血湯調血養血,我甚至在經期也沒有停止吃當歸補血湯,瘀血的情況改善很多,也減少腰酸的症狀;以上請勿添加紅棗、枸杞等"多餘"的食材,容易改變藥性,直接以中藥包來煮湯喝即可,關於藥膳食材的搭配已在別篇專述,再此不再敍述。

肝臟的熱象多為膽熱,膽熱以滋潤通氣為主,滋潤的食材多為具有粘質的食物,如皇宮菜、三七、地瓜葉、秋葵、馬齒莧、山茼蒿、葉萵苣等等,此類蔬菜多具有滋潤的功能,對於肝臟退熱的食療大多是以調膽氣或膽經為主,肝臟多為養血,二者之間對於食材的選擇差別在此。

沒有留言: